欢迎访问康语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热推信息 | 网站地图 | XML |
成都自闭症

康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专业一站式康复训练服务

预约体验热线:

15060056792

自闭症康复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康语动态>>行业新闻

全网刷屏的“羊了个羊”,适合孤独症儿童玩吗?

2022-09-28 17:59:05
101 次

最近,一款号称“通关率不到0.1%”的游戏——“羊了个羊”火遍全网,整个朋友圈都被这只“羊”给霸屏了,大家见面问候的方式都换成了“今天,你'羊了个羊'了吗?”。


那么,这款突然爆火的游戏是否也适合孤独症儿童玩呢?




1

到底什么是“羊了个羊”




“羊了个羊”是一款卡通背景的消除闯关游戏,游戏利用各种道具和提示来消除每一个关卡当中的障碍和陷阱。


在玩法上,“羊了个羊”与“开心消消乐”类似,堆叠式三消+闯关。游戏下方共有7个槽位,玩家只要把3个一样的图案点到槽位中,图案就会消失,消灭所有图案即可过关。

QQ图片20220928175419.png


但千万不要认为这游戏很简单,因为如果说第一关相当于杯中养鱼,第二关就相当于在大海里养鲨鱼了。游戏开发商也承认,这是一个过关率小于千分之一的游戏,但一开始,真的没人信这个邪。


不过,单纯从游戏体验上来看,简单的“三消”操作模式带来了快乐的反馈,不少玩家表示对这个游戏非常上头。




2

“羊了个羊”适合孤独症儿童玩吗




游戏是一种广泛的介入策略,它可以同时提升孤独症儿童的不同能力,是儿童探索世界、接受信息,学习和巩固技能的重要渠道。

“羊了个羊”属于益智类小游戏,采用的是“同消”机制,即3张相同方块在一起就会消失。它不仅可以提升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认知力,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搜索以及游戏策略的能力,而通过源于生活中的图案分类,也能充分促进孩子思维能力、识辨能力和归类能力的发展。另外,进行羊的皮肤切换也能够有效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所以从游戏价值这方面来讲,玩“羊了个羊”对孤独症儿童有一定益处,在游戏过程中,儿童的各方面能力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图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电子游戏虽然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的作用,但作为电子产品,它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病,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让人沉迷。所以,家长要把握好孩子玩游戏的时长,切勿让孩子长时间地玩“羊了个羊”。




3

其它适合孤独症儿童的游戏




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适合给孤独症儿童玩的游戏,比如说“我的世界”。它为儿童提供了一种更易理解的现实世界的版本,儿童可用一种更直接且直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念和想法;这是一个鼓励社交互动的环境,儿童可以在规则完善的游戏环境中学会交流和进行游戏。


微信图片_20220928175518.jpg


再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开心消消乐”,玩法与“羊了个羊”类似,通过这款游戏也能有效提升学习不同场景中的社交技巧及社会规则。


不过,比起电子游戏,我们建议家长可以结合儿童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开展一些有规律的家庭小游戏训练儿童的运动、语言、认知、社交等各方面的能力。这里简单介绍两个有趣的家庭感统小游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

《趴地推球》


游戏益处:强化颈肌,锻炼儿童的前庭神经核,刺激前庭觉,提升视觉注意力。


适宜年龄:3-10岁

游戏时长:开始先做几个,逐渐增加

材料准备:软垫、篮球/足球/排球


训练方法:

①让孩子趴在软垫上,离墙距离为30-50厘米,头抬高,腿伸直,眼睛看球;

②用手腕的力量双手端平用掌心把球推起来,推球时,边推边数

02

《釜底抽薪》




游戏益处:提升儿童的下肢力量、跳跃的稳定性以及专注力。


适宜年龄:2-7岁

游戏时长:3-10分钟

材料准备:5张A4纸或旧报纸,纸张数可逐渐增加


训练方法:

①让孩子双脚踩在准备好的纸张上;

②由家长发出口令,数“1、2、3”,每次数到“3”,孩子立定起跳,家长抽出一张纸,如此反复

4

2个小妙招让游戏更有效




①观察孩子,注意孩子的情绪、兴趣,根据孩子能力来选择游戏 


首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动态,观察孩子对于游戏活动的情绪、意向和兴趣。做一个“贴心”的游戏玩伴,会极大提高孩子对游戏的乐趣。


其次,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现阶段的能力选择或设计孩子喜欢的游戏活动。


最后,切忌“只观察,不互动”。


游戏中一定要通过观察,找到游戏介入的时机,并通过夸张的回应来引发孩子注意,以此鼓励孩子,进一步诱发孩子互动的动机。


②及时回应孩子,建立孩子的沟通信心,有效激发孩子的主动语言


在游戏过程中,记得要及时回应孩子的眼神、动作、口语等沟通信号,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在关注他,在期待他的反应。如果没有及时回应孩子,很容易破坏孩子刚建立的沟通信心。


同时,家长可以尝试在游戏时旁白孩子的行为,回应孩子的需求,并进行语言输入,以此来为孩子日后的沟通打下基础。


最后,如果孩子已经明白游戏的规则了,我们可以加入等待、中断,从而激发孩子的“自发和主动”语言表达或动作回应。




标签

近期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