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康语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热推信息 | 网站地图 | XML |
成都自闭症

康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专业一站式康复训练服务

预约体验热线:

15060056792

自闭症康复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康语动态>>行业新闻

从哪些迹象能够对孤独症进行识别

2022-10-12 15:53:19
67 次

经常会有家长询问:


我的孩子语言落后,叫名字也没反应,是不是孤独症呢?

孩子不会指物,其他都正常,是孤独症吗?

孩子不爱说话不爱交流,是孤独症吗?

......

那么,到底从哪些迹象能够对孤独症进行识别呢?





201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组等专家制定的中国首个《孤独症早期识别筛查、早期干预指南》中提示了孤独症早期识别的五种行为标记,即不(少)看、不(少)应、不(少)指、不(少)语、不当,简称“五不”行为。





01

不(少)看




目光接触异常,孤独症儿童早期即开始表现出对有意义的社交刺激的视觉注视缺乏或减少,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有研究表明最终诊断为孤独症的儿童在24月龄时对于人眼部的注视时间仅为正常儿童的1/2。有些孤独症儿童即使可以对话,但是面对面注视仍然不正常。




02

不(少)应




包括叫名反应共同注意。幼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叫名反应不敏感通常是家长较早发现的孤独症表现之一,也有证据表明叫名反应不敏感不仅可以从正常儿童中识别出孤独症,也可较好地分辨孤独症与其他发育问题的儿童;共同注意是幼儿早期社会认知发展中的一种协调性注意能力,是指个体借助手指指向、眼神等与他人共同关注二者之外的某一物体或者事件。在对孤独症儿童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在14-15月龄即表现出较低与共同注意相关的沟通水平下降,因此共同注意缺陷也是“不应”的表现。




03

不(少)指




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孤独症儿童可能早在12月龄时就表现出肢体动作的使用频率下降,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有目的的指向、手势比划等。




微信图片_20221012152935.png

△图源网络,侵删




04

不(少)语




多数孤独症儿童存在语言出现延迟,家长最多关注的也往往是儿童语言问题,尽管语言发育延迟并非孤独症诊断的必要条件,其他发育行为障碍也多表现有语言发育延迟,但对于语言发育延迟儿童务必考虑孤独症可能。




05

不当




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孤独症儿童从12月龄起可能会出现对于物品的不恰当使用,包括旋转、排列以及对物品的持续视觉探索。比如将小汽车排成一排,旋转物品并持续注视等。言语的不当也应该注意,表现为正常语言出现后言语的倒退,难以听懂、重复、无意义的语言。







当然,不理人、不应人等情况,也会出现在发育正常的孩子身上,以上五点主要还是要看具体情况和出现的频率。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上“五不”表现,建议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接受全面的发育评估,由具有专业资质和经验的医生根据全面评估结果进行鉴别诊断,家长请不要根据孩子的表现或网络上的相关信息,自行给孩子下“诊断”。




标签

近期浏览: